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史辛)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办的第九届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在西安举行。本届论坛由北京市东城区有学艺术文化交流中心、广东省罗浮山泰学学校承办。聚焦“接续中华文脉 弘扬中国价值——传统文化与德育一体化”的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了研讨。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原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党委书记韩震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坚守共同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的途径,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筑牢文化安全防线的重要举措。本次论坛以“接续中华文脉 弘扬中国价值——传统文化与德育一体化”为主题,正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以及对课改发展新趋势和新要求的积极回应。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书记、副院长吴积军在开幕致辞中分享了陕西省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经验,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以“接续中华文脉 弘扬中国价值”为主题,聚焦传统文化与德育一体化建设,这正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时代回应。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原国学院执行院长黄朴民认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关注四个回归维度:一是回归综合维度,二是回归学理维度,三是回归价值维度,四是回归文明互鉴维度。
陕西开放大学党委书记龙治刚强调教师应从中华优秀经典中探寻教育目标、教育观、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学方法与实现路径,当好“引路人”,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部长、哲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袁祖社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一体化的核心概念,通过回顾建国以来的教育历史,以及概括的基本经验,分析了当前融合存在的问题。
来自广东博罗的罗浮山泰学学校校长沈翠雯结合学校教育实践,从“12年一贯制”的办学特色出发,分享了学校10年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方面的教育经验,提供了可复制的“一贯制”落地样本,为十二年一贯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论坛尾声还进行了优质课、论文颁奖活动,同时在西安高新第二学校举行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公开课展示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论坛秘书长程光泉在大会总结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引导我们思考很多问题,许多教育人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付出了努力,而这些“努力”必然会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迎来一个新的繁荣。期待专家学者、广大教师、教研人员等共同努力,一起推动全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